

700萬種生活
最好的社區 由當地人營造
平時逛街搵景打咭,人要靚景要爆,先可以成功上網呃like與人連結。放下手機 ,一張街坊擺低的椅、一隻變身書架的雪櫃、欄桿上盛開的盆栽、舊樓外的鐵窗花 甚至阿伯飛毛腿上那隻劃破善慶街的毽,講的是情懷故事,卻唔講唔覺地給你一點甜。與人聯繫,親身接觸才是我們生活的社區。


中環城皇街最Chill 40年代唐樓 露台被老樹覆蓋仿如「綠洲」

00後少女疑社交恐懼 養7隻蜥蜴走出陰霾 每天花3小時照顧兼克服恐懼

躁鬱症病人兩犬相伴攀岩訓練 歷一年準備終花30分鐘徒手攀登獅子山

大埔34吋窄巷樓梯鋪 vs 深水埗大南街20呎5人小店!香港極限樓梯底微鋪 平租發展創業夢 盡用牆上空間 伸懶腰都撞頭!

拆解槍戰電影聖地土瓜灣益豐大廈真面目 「裡社區」商住模式 跌打、髮型屋、診所、雜貨一應俱全

20年K-car中佬車迷為玩車寧租樓唔買樓 自覺24呎車中泊似籠屋卻獨愛這私人空間

80後遊牧女生住勻中上環 一年換30間Airbnb同酒店 每月預1-2萬租金

拆解$35,000手工扭花鐵閘 老師傅憶80年代月入5萬

MK妹愛旺中之謎 15年旺中老店最平$10牛仔褲 買嘢有三「不」

幾千呎縮剩500呎 土瓜灣最後的天台拳館

港男花30萬一百日親手裝修公屋 放滿日本古董媲美古道具博物館

唔租屋唔買樓 80後夫婦帶兩個行李一年搬3次酒店 月租2-3萬住維港海景房

花園街一家五口三代生果家族 17歲00後花園街「二公主」成生招牌

27歲女愛搭棚的浪漫 高踭短裙換白飯魚運動衫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