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5歲柔道之父居港60年 開半世紀柔道館獲日本天皇頒獎 一家三口日本柔道家族口述銅鑼灣歷史

Play Video:

當你置身在居酒屋和日本餐廳特別多的銅鑼灣,有沒有一刻在日本的感覺?銅鑼灣曾經因為日資百貨公司林立而有「港版新宿」之稱。80、90年代,曾有數萬日本人住在銅鑼灣,已經在香港經營柔道館超過半世紀的岩見武夫和兒子岩見龍馬,就是其中一員。

來港60多年的「柔道之父」

現年85歲的岩見武夫,60年前因為上了一艘學生交流團的船來到香港,就對這裡一見鍾情。「他朋友在船上跟菲律賓船員打架,被對方槍傷了,他就留了在香港照顧朋友,後來發現香港也不錯,就回來開柔道館。」岩見武夫的太太Amy是香港人,是他開館後的第一個徒弟。「不知是《南華早報》還是哪份報紙看到他的訪問,我爸爸說打柔道不錯,就讓我們一家五兄弟姊妹學柔道。當時不知道是甚麼,也不知道日本人是甚麼,武夫是我第一個認識的日本人,可能因為這樣,覺得有點吸引力吧。」

獲日本天皇頒獎

岩見武夫回日本後決定將自己鍾愛的柔道帶來香港,1966年他在太子開設道場,80年代將柔道館搬到銅鑼灣東角中心,成為日本人在港設館教授柔道之始祖,「我覺得柔道和武道是個好方法,讓日本人和香港人交流。」岩見武夫讀大學是有名的摔角選手,卻因為柔道較容易為香港人接受所以教授,他常言柔道是種精神不是比武,所以決定以武道影響更多人,「我剛來香港時打柔道只有數人,現在起碼有4至5萬人。」岩見先生2008年時獲日本天皇頒受旭日雙光章,以表揚他在香港推動柔道50年。

銅鑼灣曾是「小日本」

當年岩見武夫認為銅鑼灣商業得來人流多,所以選址銅鑼灣落腳,一家人也在這區生活,更在道場同一層開設保安公司,包攬香港大部份日資公司的保安系統工作。「我們80年代由太子柔道場搬來,可能因為日資百貨公司聚集在銅鑼灣,銅鑼灣不論規模及樣貌都很接近日本城市,好像新宿,又似銀座,所以日本人在銅鑼灣很有安全感。」 二戰後百德新街仍是工業及倉庫區,商人張玉麟家族收購這一帶地皮後,經精通日文的華商劉火炎介紹,與日本大丸百貨合作。60年代,大丸百貨正式在銅鑼灣開幕,隨後三越、松坂屋、崇光等相繼落戶銅鑼灣。70年代,模仿日本阪急三番街的食街亦出現,加上紅隧開通,銅鑼灣成為出名的消費熱點及日本人聚腳點。當年大丸更帶來不少革新,改變香港傳統零售業,例如為鼓勵人買日本電器引進分期付款銷售方式,又引入禮券制度、電話購物、免費送貨等服務,雖然之後日資百貨相繼結業,但大丸至今仍是個無形地標,銅鑼灣小巴線車頭多年來仍以「大丸」為站名。

銅鑼灣的日本生活

在香港出生、就讀日本人學校,同時在銅鑼灣長大的岩見龍馬對這區感覺更深刻。平日除了最愛去附近的日本人俱樂部,小時候獨愛去銅鑼灣中心機舖和買遊戲機,去銅鑼灣廣場Big Echo唱日文歌,也會到三越買比日本推出得更快的《龍珠》 和《JUMP》雜誌,「我們日本少年在這裡很有滿足感,又有漫畫又有遊戲機,烏冬拉麵都有齊,任何日本生活都可做到。」

|
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