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第一個自由潛水教練大讚 香港水域物種豐富 魔鬼魚、吞拿魚、油甘魚都有!

Play Video:

「香港的水好濁!」,「睇海洋生物去海洋公園啦。」相信是大部分人對香港海洋的刻板印象。潛水經驗超過20年的Chris,探索過香港水底不少地方,曾經見過魔鬼魚、吞拿魚、油甘魚等。「佢哋一般嚟講都喺外海,但原來都會經過香港水域,我甚至乎喺維多利亞港見過。好多人都唔相信香港有呢啲深海魚種,我自己都覺得好驚訝。」除了見過深海魚,他更同前年於深水灣出現的亞熱帶斑海豚一齊玩了三個月。「我哋嘅珊瑚同魚類海洋生物品種,以我嘅角度嚟講係多過好多地方如台灣、日本同菲律賓!」

自由潛水靠一口氣無裝備

冬天先嚟講潛水?皆因Chris話這季節比較少機會打風下大雨,海水會比較清澈。而且香港的水底冬暖夏涼,雖然拍攝當日只有17度,但Chris就說20至30米深水反而有24,25度左右。Chris黝黑的臉上長期有個潛水面罩遮住陽光造成的白印,他說:「這個印好代表到我是一位潛水愛好者,見到其他人都有這個印的時候都特別興奮,呀,搵到同類人!」他是香港第一個自由潛水教練,亦是4分鐘100米自由潛水紀錄保持者。一聽到自由潛水,好多人會有錯覺﹕「咪即係浮潛!」但兩者其實不一樣,自由潛水是指靠一口氣潛落水底,畫面優雅從容卻是一種極限運動,動作不可太激烈以減少氧氣消秏,所以用的蛙鞋比水肺潛水的長,回彈需時較久,慢慢的踢水仍能得到推動力,亦因為在水中移動得較慢,沒有水肺潛水的氣泡聲,可以更安靜地融入海底世界,與海底生物更接近。

深潛打魚太細條唔打

Chris在一年之中有一半時間出海,除了潛水教班,出海打魚是他的生活方式。「以前都有釣魚,但每次都是釣到上來先知咩魚,識得潛水後就決定落水搵,食邊條打邊條!」不過有時見到條大魚剛好無氣要上水,有一定難度。他在石澳打過最大的魚17kg重。「打唔係最難,攞住一米多長的魚槍一拉弓一射就打到,最難是打完後牠會拖著你游好幾百米,好似滑水咁,要等牠無力先可以拖上來,曾經試過有魚拖爛把魚槍!」

Chris的潛水朋友飛Sir續說﹕「你估唔到個海會有咁多沙巴龍躉,條條都幾十斤,都係啲信徒將整櫃價值十幾萬的魚放生落海。」Chris說好多人都會專程揀沙巴龍躉來打,因為數量太多又無天敵,其實會破壞海洋生態。這班現代漁人甚至會學習如何劏魚、磨刀、烹調等手藝。拍攝當日頂著七級風,浪很大,沒有收穫,以為是天氣問題,但Chris卻說只是見到些手掌般大的魚,太細條不想打。「如果是商業捕魚的話,真是賣到或吃到的可能只有魚獲嘅三成,拖網嘅話,好多珊瑚或其他海洋生物都難逃一劫。」

海底秘景可遇不可求

他的好友,亦是今日的船長Max,他曾經於馬爾代夫做了3年多潛水教練,他說香港的海底,能見度當然及不上馬爾代夫之類的潛水聖地,水質最好時的能見度只有10米,平日則只有3至5米。可是,一年有幾個星期,配合天時地利人和,還是以見到震憾的海底景觀。他最喜歡果洲一個叫一尺石的暗排,能看到太平洋的魚群經過。「會有一啲比較大型如鸚鵡魚同大石斑,仲有好多魚群。能眼見幾千條細魚喺度游,出面則有大魚喺度捕食,係香港比較少見嘅場景。」

海洋對Chris來說就像是第二個家,尤其生活在香港這樣繁忙的都市,沒有紛紛擾擾的海底,讓他完全放鬆及休息。「香港好近市區的地方已經可以找到地方潛水,而這兒的潛水環境是不錯的。而當我離開城市置身海洋,才真正感覺到自己的存在。」

|
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