實測味精!真係食得出?一般食物原來都隱藏味精主要成份!

Play Video:

我們常常都說這碗是味精湯,這碗米線下好多味精,到底味精是甚麼,你又是否真的能分辨「味精」的味道?味精惡名不單在飲食,也在生活。我們也會用「味精」去比喻浮誇膚淺的人和事,批評別人「喂,咩你講嘢咁多味精架」。面世超過一世紀,明明味精已成為現代生活裡避無可避的調味,但中間經歷了甚麼,讓它同時成為劣食和贋品的象徵?同樣都是調味,為甚麼餐廳從不說不含蠔油豉油?而這幾年,愈來愈多外國名廚會為味精說項,他們又在持甚麼理據?上述問題,都會在這一集Weeklypedia得到解答。

味精甚麼味?

所謂「味精」即是穀氨酸的鈉鹽,英文叫Monosodium Glutamate——亦即是我們常說的MSG,是一種有別於甜酸苦辣,我們叫「鮮味」,即Umami的味道。事實上,我們對穀氨酸毫不陌生,像肉類、蕃茄、蘑菇等,也含有這物質。成功將「鮮味」的奧秘連結到穀氨酸,就多得日本化學博士池田菊苗(Ikeda Kikunae)。在1908年,他成功將海帶高湯裡面帶來鮮味的分子解出來,再和鈉鹽結合,製成晶狀調味料「味精」,後來更加成立世界第一個味精品牌。 我們平想都可能認為自己「吃得出味精」,但事實卻非如此。會所餐廳行政總廚雷啟裕說,味精那種鹹鮮味道,混和豉油和鹽等其他調料,其實難以令人分辨。再者,味精與不同味道組合,也會產生不同效果——例如撒在甜美的雪糕, 讓人感到爆發的鮮甜味,但下在像生炒骨般酸度高的菜式,卻沒有任何效果,「適量地下味精,可以讓菜式味道大為提升。當然,若濫下味精,嘗試以之掩蓋下等食材味道,那更有違專業操守。」

味精敏感真唔真?

當然,我們身邊總有疾味精如仇的朋友,他們肯定不認同雷師傅的說法。這問題,甚至啟發了Youtube團隊拾陸比玖,拍了一套以味精為主題的短劇《味精症候群MSG》,而演員馮凱銳(Yoyo),正正是味精敏感「患者」。吃過味精後,Yoyo自問會頭暈渴睡。然而,現時主流科學研究仍未有足夠證據去證實「味精」內的穀氨酸(即味精最獨特的成分)與那些口乾、頭痛的不良症狀有關聯。註冊營養師潘桌琳解釋說,「那些不良感覺,更有可能是穀氨酸鈉裡含有的鈉鹽,或餐廳下油鹽過多所致。」 儘管團隊其他人並不相信味精敏感這回事,但大家還是覺得這爭議調味是故事的好題材,「人與人之間好表面的交流,我們覺得很習慣,突然真心,你反為不自在。就像外出吃東西吃慣味精,回家煞有介事真材實料做飯,你反而覺得味道很陌生。」Yoyo回憶當日團隊的創作歷程時說。

mm488 221230 alfons 3 min

味精文化戰

然而,在誕生初期,味精形象才沒有如此差勁。在20世紀初,味精在日本一度被視為衛生和進步的象徵,深受中產婦女歡迎。在一本1930年代在美國出版的中菜食譜Cook at home in Chinese,作者甚至稱它為正宗中菜的必備調味之一。對平民大眾而言,就算材料不夠上乘,味精也為大家提供了鮮味捷徑,成為普羅餐桌的恩物。

只是,一封信卻深刻地改變了味精在全球的發展。 在1968年, 美國華裔醫生郭浩文在一次上完中餐館之後,開始感到面紅、頭痛、發熱這一類徵狀。事後他就去信頂級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,懷疑可能和味精有關,而這篇就叫「中餐館症候群」的文章。由於文章很符合當時美國社會對洲飲食的偏見。出版後馬上引起大眾甚至研究者的熱烈討論,人們對味精的反感也馬上升溫,而各地也出現了反味精運動。

香港當然也不例外,要數當年的反味精運動大旗手,則必要提到環保分子周兆祥。在八十年代,周兆祥撰寫了《味精的爭議》一書談味精,大搞放棄反味精運動,聯絡食肆參加,又在不同場合,大談味精壞處,「你跟人們說做哪些事很有益的,他們不依你的;但你說,做那些東西影響自己和下一代發展的,他們就聽了。某程度上,我們當年確實靠嚇的。」翻閱周兆祥的著作,當中有關味精禍害頗為廣泛,包括智力發展、心臟健康甚至生殖力。那周兆祥有沒有覺得自己當年誇張了?「沒有!四十年來我的立場不變。我仍然覺得大家小看了味精的殺傷力。」 經周兆祥大力推動,味精有害的觀念,更加深入民心。

幾十年來,味精爭議不單是科學,更是文化和觀念的問題。當雷師傅主張下味精沒有問題之際,許多高級餐廳大廚 — 或我們家中掌廚的母親,則仍然嗤之以鼻。要下還是不下?既然味精是那般無處不在,了解多一點,總沒差吧。

|
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