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董單車遊屯門元朗交界 大西北居民厭倦出城返鄉圓夢

Play Video:

作為大西北的居民之一,每次提起往來港島九龍的交通時間要花上兩小時,就被人笑說是「出 城」。這一集《旅遊止癮》我們就返璞歸真,來到大西北感受村土的人情味,騎著古董單車遊村落。

洪水橋 活著的古董

第一站來到洪水橋租古董單車,店主兼是日導遊Stephanie形容自己是一個「返鄉青年」,小時候 住天水圍,連大學時期也在屯門度過,直到畢業後才遠征中環從事文化研究工作。經歷過舟車勞 頓之苦,到近年就回到洪水橋創立了集租單車、導賞團和收藏館於一身的工作室。館內空間不大 ,但每一處都擺放著充滿情懷的舊物,當中古董單車就佔了大多數,放在下面的是用作出租的日 本中古單車,而掛在上面的則是私人珍藏。古董單車一般指80年代或之前製造的單車,金屬造車 身和機械式設計,雖然比當代單車重,但就更堅硬和耐用。Stephanie仔細地介紹著日本昭和年代 單車的組件,流線型蝴蝶軚,迷你發電機,還有方便女士的裙檔。「我們喜歡古典單車就是喜歡這 些人性化的設計,比較生活化同時蘊含美學。」她之所以沉醉於古董單車的世界,是由於在德國留 學期間,發現以單車代步的文化隨處可見,她亦喜歡騎著單車自由自在的感覺,便萌生了把這種 文化帶來香港的念頭。於是便著手研究和收藏古董單車,繼而做單車修復,又舉辦「輕騎行」導賞 團。一輛古董單車也令她和村民打開話匣子,村民不但向她分享村落歷史,還將自己的古董單車 轉讓給她。

鍾屋邨 賣咖啡的士多

距離單車館5分鐘車程的鍾屋村,便是Stephanie時常歇腳的「士多」。沿村口牌坊進去便看見十分 亮眼的美式招牌,兩位店主Vowel和德姐在裡面Chill著打點一切。這三位年輕店主都有幾個共通點,同為大西北居民,曾經到外國留學,踏入社會後,都經歷過每天起碼2小時的車程遠征上班,然而現在聚首一堂的她們都選擇了返鄉圓夢,尋回適合自己的生活節奏。「我以前到牛頭角上班 要帶飛機枕頭上車,我真的要睡著,不然就會吐。」之前從事攝影製作的Vowel由上山下海的工作地點,變成現在步行5分鐘就可以開舖營業,每天看著客人溜狗進來閒話家常,便是她最享受的時光。麻雀雖小,五臟俱全,士多有各式零食飲品,彌漫著精品咖啡香,同時又夾雜著熟悉的芝腿治香氣,而實際上最暢銷的商品竟然是可樂。正好缺一隻雞蛋,蚊香剛好用完了,一支原子筆賣嗎?她們秉承士多的精神,對村民突如奇來的需要,都是有求必應。「現在經營士多要付出的體 力、努力或是心思,其實跟上班族沒有分別,但當你辛苦過後能令客人開心,連跟他們碰個面也都很開心了。」

藍地 餐廳裡的街坊福利會

除了擺脫從大西北遠征的悲歌,她們忽發奇想在村口經營士多,說要服務村民的想法,其實是源 自於兩站之隔的藍地。那裡有一間餐廳,賣價錢親民的日本料理,有時更像一個隱形社區中心。人稱家姐的老闆娘,原本也是壓力大、節奏快的中環上班族。大約5年前來到藍地,接手這間日本 料理,但就從來沒想過餐廳會發展成這樣子。貨倉擺滿街坊分享的物資,近門口位置放了圖書箱 和港產片宣傳單張,門外還有賣花生和蕃薯,正站在一旁招呼街坊的Ken並非老闆,而是跟餐廳 合作的區內義工。因為疫情初期的搶購潮,令家姐和Ken開始合作尋找口罩和清潔用品,自此這 裡就變成了街坊福利會。「原來開一間餐廳,除了製作食物以外,我還可以有另外一個模式去服務街坊。」家姐當初就是看中這裡「人少少」,就連登山客下山路過時都會好奇這間日本餐廳的選址。 雖然在這裡購物不及市中心那樣方便,但這樣的不方便反而凝聚著一群街坊互相幫助,連餐廳同行之間也是樂也融融。

鄉裡的慢活永遠趕不上城市發展的節奏,屯門11號幹線將由藍地連接到大嶼山,鍾屋村對面的亦 園村也納入洪水橋新發展區,以上的烏托邦終究會迎來新的篇章。被問到這生態還能維持多久? Ken說出不加思索的四個字:活在當下。「社區一直變,香港也一直在變,但你說樂觀也好,悲觀也罷,無論你是哪一種觀,你也只能過好今天。」

舊日子生活館(需提前預約)

地址:元朗洪水橋丹桂村路1號麗虹花園2座地下 阿德士多

地址:屯門鍾屋村16號地下

小豆町日本料理

地址:屯門藍地福亨村路8號豫豐花園地下N號舖

|
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