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歲女患暴食症一個月體重暴升10kg 病發時半夜到便利店掃貨

Play Video:

大家會不會覺得吃東西很開心、很減壓,又或者這頓吃得很豐富,下頓就吃得清淡一點,甚至不吃東西或者狂做運動,令自己內心好過一點,原來這種好像很平常的心態是暴食症患者會有的補償行為。22歲的Anna,由中學開始出現飲食失調——暴食症,很多人會以為暴食症一定是不受控制地不斷進食、吃到很胖,但其實患暴食症的人是看不出來的。

暴食症,一開始的原因是想減肥,於是過度壓抑食欲,繼而使身體對食物產生過度渴求,最終演變成為失控狂食。因為極度害怕肥胖,因此每次暴食後都會用一連串的補償行為以維持正常體重,例如是扣喉,或者狂做運動,身邊的人亦難以察覺。當病發時,進食成為了患者逃避負面情緒的方法,就會沒有意識地大量進食而沒有飽肚感, 出現類似「斷片」的情況。

對自我身形感到焦慮成壓力

Anna與很多女生一樣追求瘦,對自己的身形感到無自信和焦慮,就用不同的方法減肥,例如是代餐、斷食、去試很多不同的減肥代餐、「168間歇性斷食」。Anna在15、16歲的時候算是最瘦的階段,大約五十多公斤,然後當時用了很多很瘋狂的餐單、代餐、斷食。患病的時候,一星期暴飲暴食四、五次,暴食再極端地節食或扣喉。對於Anna來說, 在情緒最差的時候,甚至不打扮、不打理自己,也是放棄接觸外界的表現,暴食成為了她發洩負面情緒和抽離現實的方法,慢慢養成這個不健康的減壓習慣。

家庭壓力成Anna患病原因之一

Anna患上暴食症的原因,除了是對自己身形的不滿意之外,還有自小開始家人對她造成的壓力。Anna家人對她有不少期望,自小就要學習不同的技能,上不同的興趣班,例如:跳舞、鋼琴等。而家人的態度都比較嚴苛,Anna表示會形容在高壓管治的環境下長大,例如小時候在上課時,吃了一小塊零食而已,然後被人發現,老師就在她的手冊寫上「貴子弟於上課期間偷吃」 , 結果回到家就被家人狠狠地教訓了一頓。

住在同一間屋,Anna家人都不知道她患病,她通常病發的時候,就是半夜三更,好像全世界都只有自己一個的時候,就會走到便利店掃貨。 當時的流程就是晚上去便利店,靜悄悄在自己房間暴食,再偷偷地在馬桶扣喉,進食這個行為對於有暴食症的Anna來說,好像變成一個羞恥和不見得光的行為。對於Anna來說,進食本來是開心和減壓的事, 但是最後進食變得很孤獨。「 我有試過大哭一場,之後扣喉到我坐在馬桶旁,我在想為甚麼我要那麼慘,這麼折墮呢?」

Anna這麼多年來,不斷重複在暴食、節食、扣喉、減肥的循環中,好朋友對她的提醒, 最終成功令Anna重新振作。她的好朋友對她說:「其實你要走出來真的要靠你自己,我可以跟你說你要怎樣做,但做不做那個人是你。」因為這句話,Anna當頭棒喝,意識到自己。

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方法走出困境,最重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, Anna 很幸運有一些朋友很積極地陪伴她、帶她外出,讓她不用自己整天躲在家,令她一步步走出谷底。 如果懷疑自己有進食失調症或是暴食症的問題,可以致電香港進食失調康復會的熱線,或者到其網站了解一下。如果真的懷疑自己有這個問題,可到網站做一個小測試。

香港進食失調康復會
Hong Kong Eating Disorders Association

熱線: 2850 4448

電郵: [email protected]

網站: http://www.heda-hk.org/

Facebook: Hong Kong Eating Disorders Association

Instagram: setyourbodyfreehk

|
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