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歲女守護石籬隱世城市綠洲 石梨坑村只剩近70人 曾是葵涌區新鮮本地菜重鎮

Play Video:

在石籬的山邊,密麻麻的高樓大廈旁,隔著條大連排道,就是金山郊野公園的綠化帶。 古木參天,城門水塘及石梨貝水塘的水沿水坑淙淙而下。冬天,是候鳥停留的地方;夏天,稀有斑蝶在此產卵。百年白蘭樹下,隱藏了一條過百年歷史,現只剩70人左右的小村——石梨坑村。

去年,小村無聲地被劃入改建範圍,在村裡長大的26歲女生Kristy與表姐知道後,辦導賞團、許願節,想引起市民關注,同時為村民記錄村中歷史,向城規會遞交諮詢意見,希望盡最後一絲機會保留村莊,讓住了一輩子的老村民安心終老:「城市生活很擠迫,我只需走兩三分鐘路程,就像由城市回到一個綠洲一樣,放下生活煩惱的感覺。」

在50年代難民潮,很多人跑到城門水塘及石梨貝水塘下的水坑聚居。50年代高峯期,加上金山村,整個金山綠化帶山坡,住了200戶近2千人口。居民開墾梯田、種菜、養蜜蜂,曾是葵涌區新鮮本地菜的重鎮。26歲的Kristy自小在此長大,2022年10月左右,Kristy從區議員的Facebook看到,這裡可能要改建成5棟公共屋邨:「其實香港有很多條村都面臨危機,我們不是孤例。」工作關係,Kristy有接觸土地政策,找表姐一起成立「石籬改建關注組」,收集村民意見,向城規會遞諮詢意見。期間搞了些導賞、許願節,幫居民了解事態發展。其實每逢拆老山村,通常會邀請環境評估組織,考察該區有沒有生態價值,但政府似乎只為石梨坑村做了夏季的報告,民間團體在這裡錄得比政府紀錄多一倍的動物數量。「好像自己生活的這個地方,被人貶低了。」其實所謂綠化帶,就是郊野公園,與民居之間的綠衝區域。香港本來沒有猴子,話說1910年興建九龍水塘時,英政府引入猴子,吃掉山上有毒果實馬錢。無天敵的猴子從此落地生根,現在估計香港野生猴子有1,800隻。村子置身綠化帶,村民與野豬,猴子活得相安無事。惟近年常來吃掉村民的農作物。早在2011年,曾蔭權已在《施政報告》上提出綠化帶建屋的建議,「可能近年大家都會聽很多猴子或野豬衝入民居,其實可能是我們越踩越入,才會跟牠們的距離這樣近。」

Kristy的公公是村裡的村長。村裡的電燈、水管、水泥路,都是他跟村民向政府申請搭建的。她的家則是她的太公,靠在一塊大石頭旁而建。其中一面牆被改成書架的牆是大岩壁,像住在山洞裡。因為在山裡建屋,單是搬運材料費都特別貴,所以大家有需要都自己動手,多才多藝。房子是石棉瓦頂,裡面墊了錫紙隔熱。屋頂還會裝花灑,夏天時澆水降溫。樹蔭下,晚上倒清涼得不必開冷氣。近年公公跌傷了住進了安老院,Kristy一直不敢跟公公說現在的狀況。

「因為他常會說返村返村,等7月城規會公佈結果,而我們失敗了的話,我不敢跟他說,其實已無村可以返。」 為了幫Kristy整理歷史,也在村裡長大的譚太學懂用手提電話,把爸爸在1964年拍的黑白相數碼化:「你可看看這是昔日的風景,後面的山都是光秃秃的,我見著工人在60年代,擔起松樹,由我們這裡走上山種的。要用數十年,才變成今天密麻麻,你破壞很容易,但要種回來會很困難。」她們還保留著當年一家人用的大灶,房子牆身很厚,都是請工人揼石仔,揼出半呎厚的花崗岩砌成。譚太的媽媽今年78歲了,還是不是調補紅毛泥,修補老伴幾十年前一手一腳砌好,長滿了菁苔的石級。園子裡沒種菜,卻有滿梯田的艾草,及許多荔枝樹。也可一窺當年村民自給自足的生活模式。「一磚一瓦都是老人家當年一點一點由山腳抬上來建成的。捨不得。」

人類本來就有各式各樣的喜好習慣,住屋形態都是各適其適,「 我想香港現在都有很多人在體驗沒得選擇是怎樣的。生活中很多可能性會消失,所有東西都變得一式一樣。」大半年來,Kristy到處奔走,找村民開會,辦導賞團。雖然明知道最近十年來,這些綠化帶的村子都難逃發展的命運,但既然捨不得,她實在做不到坐視不顧,惟有盡力一搏:「最大感受是,我想可能喜歡一個地方,不要太遲才說。也不要太晚才關心自己的家,因為當很多事情去到一個地步,可能未必有機會回頭了。」

|
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