實測辦公室傳緋聞呃晒全公司!心理學家教運用曝光效應編造大話

Play Video:

根據牛津大學行為經濟學家Johannes Abeler研究指出,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在辦公室,比在家中時更容易說謊。企業心理學家黃仲遠(Mills)分享了一個叫曝光效應的理論,指出謊言的曝光次數越多,越可以增加它的可信程度。究竟在辦公室說謊,是否真的這麼容易令人相信呢?為此我們進行了一個實驗,先在網上留言傳出Michael及Manyi的緋聞,再在訊息群組中分享出來,然後借事前拍攝與幾位同事入攝影棚聊天,引發大家的討論,增加緋聞的曝光機會。最終在拍攝中,藉著叫Mills觀察Michael有沒有說謊的跡象,把真相說出來看看大家的反應。結果全公司也被騙了!

謊言曝光多加上不同來源

可信度大增 Mills解釋謊言出現次數是頗多的,網上留言、短訊群組、自己跟別人討論、有人跟自己討論,這樣的話便會讓人感覺曝光得多。就像以前在8號或10號風球的時候,有些短訊說朋友在貨櫃碼頭工作,會一下子接收很多相同風暴消息,你都會覺得可信甚至轉發。而今次不同的消息來源,更大大增加了謊言的可信性。因為要識破謊言,便是由不同的來源去核實,所以不同來源都能夠掩飾的話,便令人更加覺得可信。而且當人相信了一件事,便會產生確認偏見,尋找一些事情來說明以確認自己是對的。就正如社交媒體的運作形式,人會依附著所謂的同溫層,因為會使人認為自己很正確。

01 min
主持Karen、Michael和Manyi運用Mills分享的曝光效應,成功用一個大話騙了全公司。

觀察語言身體動作微表情

識破大話精 Mills說如果我們遇著說謊的同事,其實有跡象讓人可以看得出來。不是看某個動作或表情就表示他在說謊,而是要根據日常對對方的觀察作為基線,看出差異。所以越熟識一個人,更能夠看穿他是否在說謊,說不定會準確過由專家來判斷。最常的跡象應該是透過語言,第二個層次便是身體語言,最高層次亦是最難觀察的,便是看微表情。語言上可留意反應時間、內容詳細程度、言語流暢度,又或者會不會試圖用很大的篇幅去回答簡單的問題等。至於身體語言,如果觀察到對方坐立不安,或經常轉換動作,便是處於一個緊張的狀態。另外,站立時前後腳,亦可能是對方想逃離現場的一個動態。微表情方面,主要觀察對方的表情與說話,情感是否一致。最能看穿一個人說謊,就是在他有壓力及不安的時候,應盡量避免讓對方在一個思考的狀態,因為這時不會看到任何跡象。如懷疑男或女朋友的話,第一句不是要問他去了哪裡,最有力的便是用肯定的語句,向對方呼喊「你根本就不是開會」這樣子。

研究指人每日最少說一次謊

有機會成癮 有研究指出人每日最少說一次謊,而原因可以有很多,其中四大理由分別是犯錯(20%)、個人及經濟利益(15%)、逃避(15%)及建立個人形象(10%),其餘還有幽默(5%)及中傷(5%)等因素。說謊更有機會成癮,說謊的時候人會因為有壓力而緊張和不安,這時杏仁核的反應會比較大,有科學研究利用MRI測試腦部,測試人每一次說謊時杏仁核的反應,發現反應會隨著說謊次數增多而減少。反應變得麻木去敏感化,即是說測試對象再說謊時,已沒太大的內疚感。而商場和工作場所因為彼此信任低,道德束縛相對少,加上大家都很著重個人形象,便成為了 比較多謊言的場所。

|
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