靠賣臨期食物由市集創業變成70個全職員工 擁9間分店嘅連鎖超級市場!

Play Video:

「我們不會賣剩東西,最多剩1%,但都還有我們自己(吃掉/用掉)」 過萬平方呎的貨倉排滿未拆開的貨物,貨架叠到二層樓高。由汽水、薯片、朱古力、紅酒、洗衣液、染髮劑、面膜、維他命,全新未拆封。本來這些東西,都要被送去堆填區。

7年前,三個讀BBA的大學生參加了一個創業比賽,四出叩門向本地生產及代理商,收購快要到最佳食用日期(Best Before),或者剛過了最佳食用日期的產品,到市集以1至5折銷售。他們由借用廠廈內一間印刷公司的辦公室外的走廊開試賣店,消防人員來到即「走鬼」把東西搬回舖裡,今天變成有9間分店,70個員工,向全球50個國家,3千多個供應商連繫取貨,要租個萬呎巨倉先放得完的公司。看著茫茫本該倒去堆填的貨品,3個人大喊目標是,「要吃掉全世界的臨期食物。」

Best Before與Use By

簡單介紹,大部份產品上有兩款不同的日期。一個是最佳食用日期Best Before,一個是使用日期Use By。前者多數是餅乾和麵食等,過了最佳食用日期,品質也只是變成98%,基本上你吃不出品質上的分別。;後者多是肉、牛奶、沙律之類。過期仍在賣,便會犯食安條例。

臨期貨品的誕生無奇不有。話說法國開始規定,生產商要把賣不掉的臨期產品平售,或捐給非牟利機構。亞洲沒有這些法例和支援,又怕食安問題,多了,就丟。除了本地及各國供應商甩單,訂多了貨未能銷售,讓貨品擺到到期;疫情期間船期亂晒龍,貨船連貨泊在碼頭幾個月趕不及轉運,索性留在香港; 新加坡都是萬物進口之國,規定臨期食品賣不得,除了丟,唯有送來香港,賣得一點回本,都好過還要付運費,請工人拆包裝再送堆填。有時有些產品離限期還有一整年都會掉到店去。無他,港人富裕,面對那些動輒幾百上千元一小罐的東西,一年限期都太短,要退貨;換了新包裝,舊包裝立即徹下。疫情時,大家都戴口罩不必塗唇膏,唇高多到怎都賣不掉。在此工作的員工要面對時空錯亂,因為母親節時他們送情人節朱古力;聖誕節送萬聖節朱古力,總是Delay。

舖仔由觀塘工廈、灣仔、葵涌廣場、開到近日的沙田市中心與九龍灣。由像打遊擊式散貨場,變成商場裡,燈火通明,像賣高級食材的連鎖超級市場。他們是香港第一個選用電子價錢牌的店,連結庫存數據,貨品賣剩一定貨量會自動減價促銷。試過人蔘飲品跌到$1蚊枝還要買一送一,Chanel唇膏跌到1折。有時免稅店散貨,二千幾元的護膚品跌到幾百蚊,癲。無得估,每次逛舖頭都像打獵,看獵到甚麼神期產品。

本來的垃圾變一盤生意,好似好型。唯起步之初,他們邀請一樣讀BBA的朋友加入,個個都卻步:「NGO唔賺錢。」「我想做銀行。」 好些早期加入的朋友,都為生計中途退出了。今日的結果,也許比當年已決志加入金融業的同學有差距,唯在遇上Terence及Ben之前,已在網上搞臨期食品分享網站的Allison而言,卻是很好的轉機:「我個人較社會化,救完食物好大機會攞去捐,變了NGO。」他們邀請過一些同學加入,大家一聽到像NGO便耍手擰頭,怕將來養不起家。有些加入了一陣子,面對現實,都退股了。剩下三個中堅,當年到底在堅持甚麼?Terence:「不行便當做義工。」Ben:「沒想那麼遠,但你不踏出第一步,一開始已是零。」 Ben跟Terence會考慮盈利及持久性,舖頭要靚,不能太簡單,要撇走資源緊絀的NGO味。要開在人流多,有消費力的地段,才能接觸一些對這環保,剩食未有認識的人,逃離塘水滾塘魚,把概念傳出去。「但若三個人都只顧盈利,供應商可能就未必理解我們背後的理念了。」目標是「就是想去除對方是同情你,而支持你的看法。」

|
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