筲箕灣半山靚公屋 荒廢街市雲集乒乓球高手 3歲打80歲

Play Video:

到底要怎樣,才算是一個社區呢? 「一群人以自由結合的方式,所居住的特定區域。」維基咁寫。 筲箕灣明華大廈旁,有一個荒廢街市。但每朝早7時到晚上11時,都有街坊在這裡打乒乓球。星期六及日的中午過後就更熱鬧。我們朝早9時多到球場,已有人在練球。椅子上大葱,節瓜旁是成筒的乒乓球,街坊李先生撐起摺叠電風扇,鐵絲網外白蘭樹透著光,樓下城隍廟淡淡的香火味飄來,李生髮絲微動,心情愉悅,抛起乒乓,開波。

01p min
明華大廈旁的街市大樓於1972年建成,至今大半個世紀,街坊的乒乓球聲未停過。

原來筲箕灣自帶一股乒乓之氣。話說50年代這裡出了個天才乒乓球容國團,1959年代表國家隊,擊敗匈牙利名將,奪得中國體育史上首個乒乓球男子單打世界冠軍。60年代這裡籌建當年香港的大Project明華大廈,1972年左右,中美間有乒乓球外交。屋邨裡本來共只得數張乒乓球枱,變成差不多每座大廈都有1張石球枱。多的時候有2張。城隍廟旁的街市大樓,頂樓是兒童遊樂場,三樓有4張木搭的乒乓球枱。1968年已遷到這居住的譚Sir說,當年整個筲箕灣的大中小朋友,都會跑到明華大廈來打乒乓球:「當年冇乜嘢玩嘛,球場要跑到鰂魚涌太古那邊。乒乓球你兩個人就能打,當年很熱鬧的。」人多的時候,街坊由1座跑到25座,都可以找不到一張枱來打球。

而位於街市遊樂場的三張球枱,由木枱變成纖維球枱,最好打,高手都聚集在此。8、9歲的譚Sir係完全無機會在此打球的。大家像打魔神塔般,在大廈公共空間練好武功再來挑戰三樓高手枱。係筲箕灣波友的共同目標。

這裡出過許多經典人物,除了8歲來打球,後來成為港隊代表的麥景皓;一個在樓下街市賣牛肉的「牛肉佬」,「(圍裙上)滿身血喺度打波,好恐怖㗎!」;一個打球多年的魚蛋叔,跟麥景皓好Friend,曾把他丟落垃圾桶。不過近年生病住院,沒再來打球了。

街坊平時會聚會喝茶,搞街坊球賽,甚至組旅行團作短線遊。疫情初期,好些長者買不到口罩,這裡的街坊就幫忙張羅。小問題,總能找到幫手。3歲到80歲,高手與新手,都在這裡找到他們的對手。剛才提到的前港隊球員麥景皓,在這裡找到人生的起步點。

我們打電話聯絡到麥景皓時,他都說:「冇呢度我無今日呀!」他在這裡個「朵」叫「麥景」,小時候學校就在附近,午飯時跑來打球,完了就衝回學校上課。放假時一天在此流連5、6小時,街坊會落街買定叉燒飯給他吃,唐伯當年也是他的對手,最記得魚蛋叔,希望有機會與他再戰一場。還有從小玩到大,相識了17、18年的大興。雖只兩三年的時間,但練就他對乒乓的愛,而所謂街場,有它的特點: 「每次來都有不同對手,大家打法千變萬化,現在的小朋友其實都可多打街場,讓自己的反應更靈活。」練就一身好武功,加入校隊,升上港隊:「像一個大家庭般聚在一起。一起進步,一起鍛鍊。」

這裡有著大伙的記憶。不過,隨著社區重建,明華大廈13座樓宇已封剩四座,有些街坊搬到筲箕灣其他屋苑,或新建的明華大廈去。閒來還是回到這裡相聚。而這座荒廢街市,其實都有可能被清拆。1968年已住在這的街坊譚Sir成立乒乓球會,同時希望可以向有關當局,申請不要清拆,或者可以另覓地方,重組這個自由的球場,讓區內街坊保留相聚的地方。

Clara正在為明華大廈,進行一個叫「細說明華」的社區紀錄。惟這麼多公屋在重建,為何偏要記錄這一座?當年政府到處覓地建屋,平地用完了,就跑到山上來,許多那個年代建的公屋,如勵德邨、祖堯邨都建在山坡上。據今年92歲的工程師崔Sir說,當年的筲箕灣,盛產香港有名的花崗岩,在未有許多大型開鑿機器的年代,這裡要用炸藥炸崩個山,再以人手推走碎石,工程不停延期,Clara:「唔係賴地硬呀。係年報都寫,塊地太硬了好難開鑿。」這樣掘下去不行啊,當時的著名華人建築師司徒惠就放棄了,索性把半座樓嵌在斜坡上。大廈樓高9層,山腳東大街那邊的入口,位處山腰,阿公岩道那邊的入口是3樓,中間以三層樓梯及平台連接。有些座數之間再搭橋相連,四通八達。3 ,000戶裡,最小的單位有175平方呎,當年月租59元。一開始便超額申請10倍申請,算很轟動了。回想60年代,東大街之後就避風塘與大海,風一定更涼快。I字型的大樓,向南的單位都有露台,據香港的太陽軌迹,迎來更多陽光。向北的雖沒露台,但租金相對便宜,更多不同階層的人負擔得起。每座大廈下,或平台上都有公共空間,裝有晾衫架或像氹氹轉等遊樂設施,讓人多參與社區活動。當年的公屋單位,著重鄰里互助,室內設計相對簡單,把生活都放在公共空間進行。

這個年代的公屋,最大特色是中央開陽的天井與走廊,全座大廈上下互通,抬頭可見藍天,照亮全座大樓。住在明華大廈30多年的楊婆婆,她住的G座已被圍封準備清拆,她本可選擇遷往新建的公屋單位,但還是選擇暫時遷往未拆的舊式大廈,多住一會兒。「呢度三樓,(由阿公岩道入)唔使行樓梯。」現在都有電梯了啊!「電梯會壞的嘛!租金又便宜。而且女兒都喜歡這裡(舊建築)。」當年少有人安裝冷氣,夏天大家都門戶大開來扯風,保持空氣流通,甚至坐在走廊上吃飯,跟鄰居有許多見面聊天的機會。雖然偶有吵架,但左鄰右里的關系還是較緊密的。女兒Wyee最喜歡這裡了,「喜歡這裡像個私人屋苑,很安靜,阿公岩道不算多車,巴士就停在外面。」母女倆常在阿公岩道散步聊天,想起座與座之間有些出入口,「我小時候會『捐窿捐罅』,由阿公岩道3樓進,中央平台2樓出,跑到山腳鄰座1樓入,2樓又出。」嘩,玩伏匿匿豈不是跑到人都癲,可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,媽媽總能準確地遞到遲了歸家的她,「看到她的身影自遠方走來,哎呀死梗喇。她太了解我了,你記得嗎?」楊婆婆搖頭「 忘了。」母女笑作一團。

Wyee:「舊的大廈,有種特別的感覺。那情懷代表了那個年代,那個時代的自己。現在拆掉都是好事,新發展可住更多的人,就怕記憶會消失。」 涼風徐徐而來,樹影婆娑,Wyee欲言又止: 「哼哼,都沒法的。」

細說明華: https://www.hshousingstory.net/

麥景皓Youtube頻道: @港乒 講乒

|
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