異鄉、在職、單親、多孩,有一位不懂中英文的日本媽媽,選擇了與5個孩子在港生活。安排小朋友入讀本地學校,他們又適應嗎?小時候便來香港,會覺得自己是香港人,還是日本人呢?今集《700萬種生活》,我們訪問在香港照顧5個小孩的日本單親媽媽Sakura一家。
每朝六時起床 堅持親手製作孩子午餐便當
最忙碌便是早上上學,Sakura媽媽每天早上六時便起床,煮小朋友和家傭姐姐的午餐便當和晚餐。她笑說不能像其他日本媽媽般講究,製作複雜又精美的便當,因為她要煮7個人的份量。就讀中三的哥哥,7歲便跟媽媽來港生活,照顧弟妹上幫媽媽分擔𣎴少,是一位溫柔的哥哥。就讀小六的二家姐是女超人,除了是翻繹擔當,亦是家中的大隊長。排行第三和四的,是雙胞胎弟弟和妹妹,文靜乖巧是令媽媽安心的存在。而「孻女孻心肝」這句說話,原來在日本家庭一樣適用,同第二任丈夫所生的孻女,甚麼都不用做,嗲和撒嬌便行了。在這間屋子裡面,家傭姐姐反而像媽媽的秘書。如果大家看這條影片,期望會看見日劇中那種典雅風的日本主婦,對不起了,作為在職單親媽的Sakura,完美示範了如何成為一位港式全能媽媽。果然兒子生性母感安慰,小的懂得主動收拾碟收拾玩具,大的幫忙維持大局,媽媽才可以專心化妝準備上班。
安排小朋友讀本地學校 送完孩子上學隨即投入工作
Sakura覺得讓小朋友讀本地學校可以更快融入新環境,而實際上要養育這麼多個孩子﹐讀私校會相當昂貴。加上日本家長都習慣親自送小朋友上學,小朋友讀就近的社區學校,5分鐘路程,哥哥姐姐幫忙送雙胞胎上學,媽媽可以每朝上班時送妹妹上幼稚園。5個孩子就有5個學校內聯網要看,9月開學每人都有30條以上的通告要簽署,再加上自己經營一人美容室,要處理客人預約和詢問,時間管理大師法則,便是用盡通勤時間。
留日難達成事業目標 香港更適合雙線發展
Sakura跟我們認知中的日本媽媽不同的是,她放棄不了事業心,跟第一任丈夫對未來想法出現分歧,決定和平分手了。離婚不久就有人邀請她到香港管理美容院,所以7年前她隻身來到香港,在日本的孩子靠婆婆暫時照顧,每個月港日兩邊走。在日本難找保母幫忙,上班下班﹐一人帶著四個人來回託兒所,日子痛苦得不想再聯想起。Sakura來香港之前,對香港完全不認識,只知道成龍和疆屍。她意外地發現香港很多人懂英語,很「哈日」而且香港男性都很溫柔。那時雙胞胎出生剛滿兩歲,她發現在香港可以請日本沒有的家傭姐姐幫忙,反而幫了她一把。加上她一直夢想小朋友可以接受英語教育,相比在日本樣樣事都要守規矩,追求人人一致不能標奇立異,小朋友在香港多元環境下成長,結識到不同語言、宗教和種族的朋友,不止語言能力出色,視野更變得國際化。而且相對歐美國家,日本人在香港較容易取得工作簽證,所以決定帶小朋友來香港生活。